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丝博会上,陕西省水务集团全面展示了五年来企业发展成果,特别展出了三款智能化水处理设备:为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供水质量的智能供水站;为解决分散乡村供水的智能化乡镇供水站;为解决供水绿色消毒的智能化次氯酸钠发生器。更为亮眼的是,集团为解决智慧水务终端推广应用签订了首个NB-IoT超声波智能水表商用示范项目,是目前全球智慧表计行业的最前沿科技,在国内形成产品化尚属首次。这些水务高科技应用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参展客商的高度关注。
而在陕西富县一水厂,每一位造访者都油然而生敬佩之心。这里的厂房屋顶及闲置山体布设的200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板,成为身处黄土沟壑里的富县的一道风景线。据悉,这些光伏组件总装机量500KWP,年发电量约58万度,年节约标准煤232吨,每年可节省抽水电费支出约58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1年以来,陕西省水务集团坚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致力于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与现代水务企业所需,努力将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融入企业发展中,通过抓调研、理思路,融资金、抓项目等举措,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城乡供水安全提供了坚强后盾,也为水处理工艺的新飞跃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以水务科技提升企业“硬实力”的发展轨迹。
在保障民生项目中锤炼支持力
据统计,陕西13个市供水单位有7个亏损,84个县城供水单位有63个亏损,究其原因,运营成本高是主要因素之一。
以富县为例,2014年水厂运营总成本为502万元,其中设备运行电费支出56.67万元,占总成本的12%。城镇供水为民生事业,水价由政府进行核定,不得依据供水成本进行价格调整,导致企业经营性亏损。
2015年,陕西水务集团敏锐捕捉到科技浪潮拍岸的涛声,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光伏发电在供水中的应用……
光伏发电直接利用太阳能,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而且是最容易获得的绿色能源。如何使光伏发电和水厂运营用电结合,陕西省水务集团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以富县第一水厂光伏发电为试验示范点,以期在全省具备条件的84个县城全面推广,年可节省水厂运营电费支出5000万元。
2015年6月15日,集团上报的富县水厂光伏发电科技应用项目通过评审,被誉为陕西省县城供水节能减排的典范。
陕西省水务集团在洛川县、宜君县、洋县供水公司已经建成光伏发电,以满足净水厂用电需求,多余电量还可以通过国家电网消纳。
光伏发电项目在供水中的推广运用,为县城供水扭亏为盈擦去了一道迷雾。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没有绸缪未来的先手,就无法迎战明天的风雨。
2016年10月,陕西水务集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膜分离技术研发团队先后赴洛川、商南、志丹县推进膜分离技术在我省的试点工作,全方面、多角度做好膜技术试点总体布局规划,确保膜分离技术在我省试点工作落到实处。11月4日,陕西水务集团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签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及市场运作主体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12月8日,富平县城区供水水源及输配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开工。富平县水源水质硬度高,含硫酸盐和氟化物,达不到国家饮用水标准。陕西水务集团运用市场化手段,投资1.36亿元,首次引入国际先进膜处理技术,用以提升富平供水水质质量。该工程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达到每天4万吨,作为陕西省膜处理技术运用示范点,在全省乃至全国水处理领域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在转变服务模式中锻造创新力
人们都知道熟苹果会落地,却只有牛顿一个人追问其中的原因。智慧之门,只有思想者的钥匙才能打开。陕西水务集团全面提升县城供水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智慧水务。
在传统供水服务模式中,百姓用多少水,水管是否漏损,水压是否稳定,必须依靠人工慢慢核对、巡检。涉及供水的交费、咨询等服务,百姓必须到营业中心才能完成。尤其是出现爆管、断水等现象时,甚至要依赖百姓投诉举报才能发现,这种落后的服务和调度管理方式,早就滞后于时代发展。在我省各县,居民供水设施均由房产开发商自行建设,实行总表供水模式。产权不明晰,责任与义务不确定,分摊管网维修巨额费用,分摊管网渗漏及计量误差水费,矛盾不断,经济纠纷层出不穷。同时,在总表管理模式下,居民与物业公司形成二次供水关系,供水企业服务无法直接服务居民,相关物业单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技术,居民供水服务难以保障。
陕西水务集团通过PPP运作,在各接管县推行户表改造,推广智能物联网水表,逐步解决二次供水问题。
“通过户表改造,社区居民可以通过下载手机APP,随时查看自家的用水量,通过微信可以缴水费,也可以预存水费,若谁家出现漏水情况,水表会自动关闭阀门。”汉阴县供水公司经理刘守文这样介绍。据悉,陕西省水务集团汉阴县供水公司将对3个街道2300多户安装自动化水表。户表改造后,供水公司可在一体化平台上完成所有类型、所有厂家表计的抄表和收费工作,大幅减少抄表收费工作量。从机械抄表到信息化抄读、实时监控,作为试点的富县、南郑、汉阴、洋县、子长也已经进入户表改造阶段,上述5县的居民将迎来智能供水时代。
“智慧水务是一个统领,可以建立更好更方便的付费方式、更高效的客户服务、更好的资产管理、更全面的质量控制以及水资源管理。这些想法目前都有相应的软件和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支持。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方法,物联网智能水务让管网调度更科学更高效。打开系统操作平台,就能清楚地看到全县各区域的供水和用水情况,监测实时数据,对用水量进行预测,产生优化调度方案,辅助调度人员决策采用何种优化调度方案,保障用户用水。通过对各类关键数据的实时监视和智能分析,再提供分类、分级预警,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运营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使之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陕西省水务集团水务科技公司总经理廖正伟这样介绍。
此外,陕西水务集团正在开展集团智慧水务建设工作,建立私有云中心,完成省级平台在供水、水电、农业等领域的信息化大集成。
在节水减污中铸就核心竞争力
节水减污,推动雨水、污水回收再利用,既是水资源开源节流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水务集团与中国水环境集团签订合资合作协议,就陕西省范围内及周边污水处理、污泥处置、中水回用、海绵城市、垃圾运收处置、绿色生态等领域进行合资合作,形成集研发、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整合县城污水处理资产是集团污水处理公司实现追赶超越的主要目标,对于壮大集团资产规模、树立污水处理示范样板起到重要作用。”集团污水处理公司总经理崔天怀如是说。
3月30日,陕西水务集团与洛川县人民政府签订污水处理合作签约,水务集团污水处理业务从无到有进入实质性阶段。集团拿出1000余万元助力洛川推动县域及乡镇污水处理业务,整合污水处理厂资产,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再到污水处理,实现水务一体化。建成投运后,可使洛川县污水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目前,集团已经和洛川、富县、汉阴签订了污水处理合作协议,划转资产总额已超过2亿元。
早在今年初,汉阴县汉阳、漩涡、涧池等五个乡镇的无人值守一体化污水处理厂建设已纳入年度建设计划。项目建成后,各乡镇无人值守一体化污水处理厂将纳入县城污水处理厂的智能运维信息系统,解决乡镇污水处理存在站点多、地域广、管控难的特点,实现全县各镇污水处理运行维护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
汉阴县污水处理厂将在年底完成一级A排放标准的提标改造,在线智能运行监管平台系统与提标改造项目同期建设,预计2018年上半年完成智能监管平台系统的联动调试。届时,各乡镇及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实时运行参数、系统运转、场区环境等运行状况将一“幕”了然。
结合农村旱厕改造工作,集团将在汉阴县重点流域因地制宜开展分户式小型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将家庭厨卫盥洗和冲厕污水通过管道集中收集,排入地埋在庭院中的罐中处理,生化成适宜浇灌花圃菜园的回用水,不但强化对农村户厕改造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应纳尽纳实现达标排放,还将生活污水变成所需资源。
陕南三市县城及建制镇污水处理系统,将结合陕西省水务集团正大建设的智慧水务平台,按照一套标准、一张网络、一个平台、一张地图、一个门户构建智慧水务系统,搭建污水智能化平台,未来使陕西省水务集团设在各县市的分公司将供水和污水智能化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安全,担负起“一江清水供北京”的使命和责任。
在打造“根须”文化中培植凝聚力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一家公益性国企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精神因素既是其科研实力的展示、放大和延伸,更是硬实力的黏合剂和倍增器。
省水务集团按照“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战略任务,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力争走出一条贯彻中央、省上要求、具有陕西特色的水务科技发展之路。“我们首先整合资源打基础,做实做强集团,壮大实力。第二步,延伸产业空间布局,多元发展,拓展集团业务,强化和规范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步,以科技为引领,用‘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理念实现多元化发展。将集团打造成陕西品牌,走出陕西、走出全国、走向世界。这是集团的‘三步走’战略。与此同时,集团培育阳光自信的星空体育官网,提升学养厚度和浸润在其间的人文‘软实力’,这对提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至关重要。”陕西省水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瑜对集团发展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
进入新世纪,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科研主力军。“我们成立水务科技公司,一方面要做技术创新研究,形成集团技术优势,掌握技术核心。另一方面就是要完成产、学、研向用和服的转化,把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王瑜说。省水务集团坚持走人才发展、科技创新之路,要用科技手段解决陕西水环境现状。
——在实施人才战略中传承文化。集团党委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弘扬“根须”文化的第一资源,坚持按需设岗,按岗定人,靠培养目标牵引智力升级;多种智力催生手段,使中心开始呈现顶尖人才、学术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梯次成长的喜人局面,一批中青年科研人才纷纷在重大任务中崭露头角。
——在创新科研思维中重塑文化。集团按“一体化”科研要求构建“小核心大外围”的开放式科研平台,先后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交流合作。
——在营造和谐环境中彰显文化。集团坚持公开人才第一原则,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妥善处理涉及科研人员切身利益问题;狠抓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想方设法解决困扰多年的科研人员住房难题,建成了基本配套的工作、生活设施和现代化科研条件,营造了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抬眼见文化,俯案观潮涌,胸中蕴风雷,笔下著春秋。在“根须精神”文化的熏陶浸润下,水务科技公司科研创新跨入新时代。据了解,省水务集团正在开展新型消毒技术试点,在膜分离技术、纳米陶瓷平板超滤膜、硅藻土粉末微滤成膜、远程抄表系统等技术方面进行探索和试点。目前已经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成立膜技术研究院,下一步还要与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共同完成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王瑜表示,水务集团将发起“陕西省水务科技研究产业园”的项目建设,全面促进水务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