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军)“十二五”期间,我省超前谋划建设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使得在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水利一枝独秀,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靓丽名片。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锁定水利,水利人敏感地嗅到了政策春风。当年,陕西有许多棘手的水利问题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悬而未决:汉江、渭河、中小河流,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成为沿线群众的心腹大患。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国的1/2,且分布不均,制约着陕西经济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硬伤。渭河治理、黄河引水、东庄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寄托着几代人的梦想。
近年来,以国家水利政策为背景,以经济、民生、生态为切入点,陕西主动谋划布局了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数量、规模和影响,均居中西部之首,关乎陕西百年大计。这些工程建成后,预计可增加陕西年供水量30多亿立方米,支撑约800万人和近8000亿元GDP规模,可基本满足陕西未来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对水资源的需求。
去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陕西多个重大水利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国家发改委多次敦促条件成熟的尽早开工,除银行积极向这些水利项目发放贷款外,社会民间资本也踊跃参与。
“十二五”期间,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渭河整治、汉江治理、黄河小北干流治理、古贤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铺开,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与繁荣,拉动了内需,改善了民生。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水利建设成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